证名。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脾虚亦能作嗽。”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脾伤则运化失职,而使湿化成痰,痰湿交阻,肺气失宣则咳嗽。其症多伴有久嗽,痰多,食纳不佳,腹胀,便溏,面黄肌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吉人。鸳湖(今浙江嘉兴县南)人。对吴又可的《温疫论》一书加以注释而成《补注温疫论》(1784年刻行)。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出《洪氏集验方》。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介绍】:见唐秉钧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