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余粮石(醋煅)一斤,海金沙(醋炒)、豨莶草(酒炒)、益母草(蜜、酒炒)、百草霜(醋炒)、茵陈(酒炒)、乌龙尾(醋、酒炒)、陈皮、白蔻仁、砂仁(姜汁炒)、松萝茶、木香、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同跗。详该条。
见《甘泉县志》。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医醇賸义》卷四方。当归、苏子、贝母各二钱,川芎、桃仁、延胡索、橘红各一钱,炮姜、降香各五分,山楂炭、桑白皮各三钱,苏木三分。水煎,加童便一杯冲服。治新产之后,恶露上冲于肺,气喘鼻掀,头汗微出。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