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娘
出《巵言》。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出《巵言》。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鬲,通膈。即膈消,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出《奇效良方》。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详小儿指纹条。
见《针灸聚英》。即进针法,见该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舌之上下,缓缓发来,其舌粗硬如石结核,成脓者可治。如不结核,口舌日见短小,至二、三年后,舌忽失去,则虽有灵丹,不能治矣。此是内伤心经之症。”参见舌疳条。
指妇人自怀孕起,至分娩前的全过程,称为妊娠期。
证名。指两胁部肿胀疼痛。多由湿热而致。《张氏医通·诸痛门》:“两胁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滞者,属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录·胁痛门》载有右胁肿痛是脾火内伏,瘀血存注不散而致,用败瘀止痛汤。
即当归补血汤第一方,见当归补血汤条。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眩晕、抽搐、昏仆及口眼斜、两目上视等神经系统症状。因其似风象的急骤、动摇和多变,故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
病名。即席疮之今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