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八利之一。实指痢疾。《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滞利,谓便下脓血相杂也。”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
《素问》篇名。本篇是补充《气穴论》未足之义,重点介绍手足三阳经脉气所发之穴,因手足三阳经之脉,为六腑所主,故名。文中说明各经脉气交会之处的腧穴数与分布概况。其所举之穴有属本经的,也有他经的,所以不同于
见《安徽药材》。即牡荆茎,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难经注》一书。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