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缓方

缓方

七方之一。方剂和缓者。适用于体虚而患慢性病证的。《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气力宣行迟故也;有‘品件群众’之缓方,盖药味众则各不得聘其性也,如万病丸七八十味,递相拘别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气味薄药之缓方,盖药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比至其下,药力已衰,故补上治上,制之以缓……。”当前一般认为缓方有六种:①药味多,互相制约,单独直达的力量小;②应用无毒药物,使病邪缓解,免伤正气;③药味薄,不求速效;④应用甘缓药,缓慢发挥作用;⑤用丸药缓缓攻逐邪气;⑥用缓和药治本,增进抗病力,疾病自除。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

猜你喜欢

  • 天芥菜

    见《本草纲目》。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干洗脸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见该条。

  • 燥湿

    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

  • 滋阴九宝饮

    《外科正宗》卷三方。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知母、黄柏、大黄(蜜水拌炒)各二钱。水煎,空腹服。治悬痈蕴热结肿,小便涩滞,大便秘结,内热口干,烦渴饮冷,六脉沉实有力者。

  • 血虚头痛

    病证名。指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症见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白,心悸等。治宜补血为主,可用四物汤加味。本证

  • 火呃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 肾常虚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肾属水,乃天一真精之所生,人之有肾,如树木之有根,而肾又为元气聚会之处,一水不胜二火(君火、相火),所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常虚,筋骨难成乳必癯。肾主骨,肾虚则骨髓不满,面白,目

  • 乍热

    指一阵阵发热的症状。元·滑伯仁《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

  • 劳堂骨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腓骨。参骨条。

  • 遗失

    遗失应作遗矢(音、义同屎)。指粪便不受控制而排出。《素问·咳论》:“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参见大肠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