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方考》卷二。即痰膈。详该条。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长强。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柳絮,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
《素问》篇名。调,调治;经,经脉。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故名。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消渴。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根之简称,详该条。
五脏俱受实热闭阻的综合证候。如心受邪的脉洪盛;肺受邪的皮肤灼热;脾受邪的腹满胀;肾受邪的二便不通;肝受邪的昏闷而目不明等。《素问·玉机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身汗得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隽臣。安徽歙县人。为许佐延之子,承父学,亦精于医术,撰有《喉科详略》、《幼科简便良方》、《妇科阐微》等书,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