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生于小腿肚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书名。20卷,目录1卷。宋嘉祐年间掌禹锡等撰,又名《嘉祐补注本草》。本书以《开宝本草》为基础,参考诸家学说,由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加以补充修订,共收集药物1082条,原书已佚。其中部分内容,赖《证类本
指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参见传道之腑条。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
详瘴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病名。疟疾之一。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牡系牝字之讹,详牝疟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及勇敢与怯弱的性格,故名。首先论述人体的皮肤色泽不同,因而在每一季节中受病的情况也不同。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勇敢与怯弱的不同性格,与心肝胆等内脏功能盛衰有关。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