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翁仲仁

翁仲仁

【介绍】:

明代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以小儿科闻名。著有《痘疹心法》(已佚)、《痘疹金镜录》等书。

猜你喜欢

  • 粘蝇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 四号否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藿香汤第三方,见藿香汤条。

  • 角花

    五不女之一。即角。详五不女条。

  • 饶东溪

    【介绍】:见饶鹏条。

  • 刺络拔罐法

    拔罐法之一。亦名刺血拔罐法。是指在刺络(刺血)之后再进行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此法于消毒皮肤后,先用皮肤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或平口小刀浅刺,根据不同的疾病,刺激量的要求,分为:轻刺、中刺、重刺三种。轻刺以

  • 大眦赤

    证名。《银海精微》:“大眥赤者,心之实也。”若见大眥红赤涩痛,流泪恶热,治宜清心泻火。参见赤脉传睛条。

  • 杨用安

    【介绍】:元代医家。字存心。江西崇仁人。武昌路医学教授,治病多显效。但常以脉象推断寿夭祸福,对医学和诊断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 丝风内障

    眼科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视瞳神内隐隐然,若有一丝横经或斜经于内,自视全物亦有如碎路者,乃络为风攻,郁遏真气,故视亦光华有损”(《张氏医通》卷八)。此证可见于圆翳内障之初发期。详该条。

  • 常德

    【介绍】:金代医家。字仲明。金·兴定(1217~1221)中,镇阳人。受名医张子和学,参与整理《儒门事亲》,并为之作补遗名《伤寒心镜》一卷,又名《张子和心镜别集》,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

  • 小儿疳痢

    见小儿疳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