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苔
舌苔色黄而暗晦,主阳热亢盛。
舌苔色黄而暗晦,主阳热亢盛。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参见产后汗出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即腥臭气。详该条。
出《脉经》。即双胎,详该条。
丛书名。清·傅山著。刊于1827年。包括《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产后编)。其中《傅青主女科》流传较广。
丛书名。清·费伯雄撰。刊于1863年。包括《医醇賸义》、《医方论》二种。详各条。
即邻近选穴法,见该条。
证名。指眼胞浮肿。目窠,下眼胞。即目下肿。《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为“目窠上微拥。”《诸病源候论·水肿候》:“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
病证名。指感受暑气所致的头痛。《世医得效方》卷二:“伤暑头痛,浓煎葱白汤。”症见头胀痛,身热汗多,心烦口渴,面垢,舌苔腻或黄腻,脉微带数。治宜清暑渗湿,方用香薷散加茵陈、黄连、车前子等。参见头痛条。
促脉的简称。《伤寒论·辨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详促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