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大青根之别名,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手握拳置于腰际,一拳翻转用力向前击前,瞬时开掌抢拿后,收回原处,两手交替进行。
病名。生于项后发际处之疮疖。见《疡医准绳》卷三。多由内郁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初起形如粟米,渐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根赤,痛痒较甚,破后流少许脓液,时破时敛,缠绵难愈。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化湿。内服五味
【介绍】:见吴文献条。
见《贵州植药调查》。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骨名。又名杼骨。指第一胸椎棘突。《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见伤寒论本旨条。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