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杜本条。
【介绍】:见俞茂鲲条。
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病名。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发。《通俗伤寒论·伏暑伤寒》:“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病浅而轻;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详伏暑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椒疡。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壅滞,气血失和而发。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自觉眼部沙涩痒痛,羞明流泪等。相当于今之沙眼
《素问》篇名。厥,气血逆乱所致的病证。本篇专论厥证,故名。内容主要阐述寒厥热厥的不同病因及其症状与治法,指出不论寒厥热厥,它的主要病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影响机能正常活动的一种剧变现象。文中还论述了六经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铁马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