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柏子仁,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玄感传尸方》1卷。已佚。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腰脊疼痛似折的症象。因督脉属肾贯脊,肾虚则督脉懈弛,腰脊疼痛如折。治宜温补肾督、理气活血等法。参见脊痛条。
窠,即窝穴。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指小儿感冒风寒,入于肺经,以致痰气阻塞于肺而致喘疾。”身热在表为肺风,气促不息为痰喘”。临床表现为喉间,咳嗽不得舒畅,喘急不止,面青潮热,啼哭惊乱。可见于支气管肺炎、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