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产金丹

胎产金丹

①《仙拈集》卷三方。当归川芎白芍药人参赤石脂白术茯苓桂心藁本白薇白芷牡丹皮延胡索没药甘草各一两。赤石脂、没药另研,余药酒浸,烘干为末,取十五两;再取香附水浸炒为末十五两,共和匀,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三丸。治经闭,身体麻木疼痛,头昏脚肿血淋白带不孕(白水送下);血崩(童便或开水送下);血晕(当归、川芎煎汤送下);产后儿枕痛(山楂、黑糖煎汤送下);胞衣不下(干姜煎汤送下)。②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当归、白薇、藁本、茯苓、艾叶炭、延胡索(醋制)、人参、煅赤石脂、牡丹皮、青蒿、白术(麸炒)、益母草各60克,熟地黄、制鳖甲、香附(醋制)各120克,肉桂、制没药各36克,甘草、五味子(酒蒸)各30克,沉香18克,紫河车一具。先将紫河车用整黄柏120克,黄酒1千克同煮,去黄柏,后将紫河车与余药共串一处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功能助气养血安胎。治屡经小产胎动不安脾胃虚弱胎前漏血,腰腿痠痛,四肢浮肿产后血晕,气血双亏,发冷发烧,不思饮食,自汗盗汗骨蒸潮热

猜你喜欢

  • 黑仁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胞生痰核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 失血

    证名。各种大量出血的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

  • 五常政大论篇

    《素问》篇名。张志聪注:“此篇论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各主果、谷、虫、畜、草木、生物数、声、色、味、生长收藏,皆五行政令之常,故曰五常政大论。”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凉药热服、上病下取、下

  • 彝医动物药

    民族药著作。贺廷超等编。载药224种。按彝医传统用药习惯分为肉、鱼蛇、虫、胆、骨、油、血、心肝肺肠、肾鞭胎卵、分泌物、皮毛、排泄物等12类。并介绍每种药在其它民族医的用药情况,主治、性味、功效等的异同

  • 枣儿槟榔

    出《随息居饮食谱》。即枣槟榔,详该条。

  • 飞天蠄螃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又名龙骨风、山蠄、大贯众、树蕨。为桫椤科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茎干。分布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苦、涩,平。祛风利湿,清热止咳。治风

  • 髀厌

    股部外上方、股骨大转子部位。又称髀枢。《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

  • 妄语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

  • 小痹

    病名。指邪在孙络,随脉往来的一种痹病,因邪入未深,故称小痹。《素问·气穴论》:“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张志聪注:“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