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厥

脉厥

厥证之一。①指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证。《温疫论》:“温疫得里证,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证。忽然六脉如丝,沉细不应指,似有如无,或两手俱无,或两手先伏。察其人不应有此脉,有此脉者,皆缘应下失下,内结壅闭,营气逆于内,不能达于四末,此脉厥也。亦有过黄连石膏诸苦寒药,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通。”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②指战汗后暂见脉停而呼吸尚存之证。《伤寒寻源·战汗》:“战定之后,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须察其脉仍和缓有根者勿讶,俟其气复即醒矣。亦间有脉停者,又必察其呼吸,如呼吸尚长,此属脉厥,久之自复。”参见厥证、战汗条。

猜你喜欢

  • 绿的异体字,见“菉竹堂集验方”条。

  • 肝热淋症

    病名。指淋症因肝火阻滞下焦所致者。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症见小便淋漓,溺出痛如刀割,或见阴肿,心烦,脉细数。宜用止痛四物汤。参见淋条。

  • 香独活

    见《中药志》。为独活之药材名。详该条。

  • 骨名。《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即股骨。详该条。

  • 肝实热

    肝热盛之实证。《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治宜清泄肝热结合疏肝解郁。

  • 乳令儿病

    小儿脾胃怯弱,乳食易伤。《证治准绳》乳令儿病:“喜乳,涎喘生惊。怒乳,疝气腹胀。寒乳,奶片不化。热乳,面黄不食。气乳,吐泻腹胀。病乳,能生诸疾,令儿黄瘦骨蒸,盗汗嗞煎夜哭。壅乳,吐逆生痰。魃乳,腹急脏

  • 夜疟

    疟疾之一。指疟疾发于夜间者。①即三阴疟。《医宗金鉴》卷四十二:“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详见三阴疟条。②即鬼疟。《张氏医通·疟》:“夜疟俗名鬼疟。此邪入血分,宜升散血脉之邪。《千金》内补建中加升、柴

  • 痟中

    古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即中消,详该条。

  • 虚则实之

    见虚则补之条。

  • 击天鼓

    出《保生秘要》。即击探天鼓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