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色合参

脉色合参

切脉与望色须互相参合印证,以明病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脉象与五色诊候在主病机理方面有共通之处,两者合参互证,既可确诊疾病,又可从色脉相应与否判断病情的顺逆死生,故《素问·五藏生成篇》认为:“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猜你喜欢

  • 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

    药物学著作。3卷。北宋·和剂局陈师文等编。后经多次修订。约刊于十二世纪初(北宋末)。本书原为《和剂局方》(后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的附录部分,后抽出印单行本。内容系选录《证类本草》中的常用药4

  • 医门黑锡丹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 推拿抉微

    推拿专著。涂蔚生撰。4卷。作者在夏云集《保赤推拿法》一书的基础上,参考《推拿广意》,以及唐容川、陈紫山、陈飞霞等人有关推拿论述编成。第1卷(集)介绍认症法;第2卷论述推拿(手法);第3~4卷为儿科多种

  • 心下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 头颅盖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 癥结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 哮证

    证名。简称哮。见《医学正传·哮喘》。指发作性痰鸣气急的疾患。《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薰蒸,病根深久,

  • 皆治藤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疟寒疾

    病名。疟疾之古称。《周礼》:“秋时有疟寒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疟寒之疾”。亦指寒疟,参该条。

  • 皏(bìng 并)

    淡白色。《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