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要精微论

脉要精微论

素问》篇名。本篇较全面地论述切脉与观神察色的主要精微,故名。文中分述望、问、闻、切所搜集各种证候的临床意义,详论五脏脉象与各种病证的关系,提出四诊合参以决死生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 紫酢浆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 秦归

    见《本草纲目》。为当归之药材名,详该条。

  • 三叶酸草

    见《备急千金要方》。为酢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 疫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时毒。见该条。

  • 悬泉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中封。见该条。

  • 地蜈蚣

    ①出《王安卿采药志》。为大金钱草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蜘蛛抱蛋之别名。各详该条。

  • 对口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 妊娠小便淋痛

    即子淋。详该条。

  • 舍脉从证

    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认为症状足以作为审定病机,确立治疗方案的依据,而脉象未能反映病机,当舍脉从证治。《医宗必读》:“脉迟为寒,常用干姜、附子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濈濈汗

  • 小儿热证

    病证名。《幼幼集成》:“小儿热证有七:面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此皆实热证,忌用温补。”《儿科醒》:“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