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脓血痢

脓血痢

病名。指痢下多脓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后重自除。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然而所便脓血,自有三部:如脉沉,恶寒,或腰痛脐下痛,此中部血也,非黄芩不能治;如烦躁,先便脓后见血,此上部血也,非黄连不能治;如脉沉,恶寒,先见血后便脓,此下部血也,非地榆不能治。”参见痢疾有关条。

猜你喜欢

  • 阴道

    ①房中术的别称。《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计有《容成阴道》,《务成子阴道》、《尧舜阴道》等。②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名词。

  • 牙衄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 ①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凡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可采用降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均属本法范围。②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 冒暑

    病名。指感受暑热,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见《丹溪心法》卷一。《医林绳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气有余,但不辞辛苦,暑热冒于肌表,而复传入于里,以成暑病也。是则腹痛水泻,口渴欲饮,心烦躁热,胃与大肠受之,

  • 四大家

    ①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②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说的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 秋兰

    出《本草衍义》。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 滞利

    八利之一。实指痢疾。《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滞利,谓便下脓血相杂也。”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

  • 马口疔

    病名。指疔生于下唇,致唇部肿起者。多由脾胃热毒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紫地汤等加减。参见唇疔及驴嘴风条。

  • 净府

    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详膀胱条。

  • 白缠喉风

    病名。多由痰火邪毒内蕴,或过食膏梁厚味、煎炒炙煿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疼痛难咽,两腮赤赤肿。《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缠喉风肿噤难言,左右腮边肿赤……。”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三黄凉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