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消渴。详该条。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者。《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宜以消积清热为治。
书名。又名《注礼堂医学举要》。4卷。清·戴绪安辑于1886年。卷1脉学;卷2五运六气;卷3汤头歌;卷4校补药性。其中以脉学叙述较详,运气主病和用药颇多机械推算。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天麻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青黄凸出。系指眼之“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不治者,甚则膏尽珠”(《证治准绳》),以致失明。参见蟹睛条。
病名。见《石室秘录》。即鼻祟。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生平不详。著《瘴论》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