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宋·许叔微撰。10卷。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
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即护场。见该条。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惊振翳。由于眼受各种外伤,直接或间接损及黄精(晶状体)所致。初始可有目赤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等证。失治,黄精变混浊,甚则失明。初起宜平肝清热,活血化瘀,用石决明散或镇
【生卒】:1031~1095【介绍】:北宋杰出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翰林学士。对自然科学具有广泛的兴趣,在天文、地理、地质、数学、物理、技术等多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成就。富有革新思想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头部中线,枕外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是指经行时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经净后即缓解痛止。详痛经条。
病名。俗称醉酒。即酒精中毒。见《诸病源候论·饮酒中毒候》。因饮酒过量,酒毒溃于脾胃,流溢经络所致。症初起则脸面潮红,兴奋多语,头痛眩晕,时悲时喜;继则烦乱呕吐,步态不稳,或壮热烦渴,或恶寒呻吟;甚者吐
见《群芳谱》。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红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