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节节红

节节红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浮脉

    脉象之一。脉位浮浅,轻取即得。《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某些久病阳气虚损

  • 汤熨

    外治法之一。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与现代之热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循环的作用。《素问·玉机真脏论》:“可汤熨及灸刺而去之。”

  • 订正伤寒论注

    书名。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即《医宗金鉴》卷1~17)。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

  • 沈氏医案

    书名。1卷。清·沈璠撰。作者主张治病应“随病而施,中病而止”,不可谬于定方。案中温、凉、攻、补诸法皆备,尤擅长于豁痰清火法。卷末附录部分列医论数则,包括护养法、批《景岳全书》等内容。本书收入《珍本医书

  • 栝蒌牛蒡汤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方。栝蒌仁、炒牛蒡子、天花粉、黄芩、栀子、连翘、皂角刺、金银花、甘草、陈皮各一钱,青皮、柴胡各五分。水煎,入煮酒一杯和匀,食远服。治乳痈,红肿热痛,寒热往来者。

  • 临产寒战发热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临产,忽然寒战,即时发热,由气血之虚,或初产畏惧,或脱衣受风,或冬月感寒,不必用解表,……可服芎归桂朴汤。”(当归、川芎、肉桂、厚朴、枳壳、红花、葵子、生芝麻)。

  • 玉粉丸

    ①《洁古家珍》方。天南星、半夏各一两,橘皮二两。为粗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生姜煎汤送下。治咳嗽痰喘。②《卫生宝鉴》卷十一方。肉桂、草乌头各一字,半夏五钱。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

  • 王脉

    王,通“旺”,旺盛的意思。《内经》认为“脉合四时阴阳”,在不同时令季节而出现相应的脉象为正常,《难经·七难》称之为旺脉。如冬至后第一个甲子日以后的六十天,是少阳主令的季节,“少阳之至,乍大乍少,乍短乍

  • 医宗说约

    综合性医书。6卷。清·蒋示吉撰于1663年。全书摘录《内经》及多家医书,分科整理而成。卷首证治总论,记述四诊、脉法、药性、治则;卷1~2内科杂症;卷3伤寒;卷4小儿科、妇科;卷五疡科。全书将各科疾病分

  • 治痧要略

    见痧法备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