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介绍】:参见唐椿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降香桃花散,见该条。
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
即阴茎头。又称龟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
病名。出《素问·大奇论》等篇。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胎病,说明《内经》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遗传因素。古代痫、癫二字通用,故痫亦称癫(见《景岳全书·癫狂痴呆》)。《千金要方》称为癫痫。俗名羊痫风。
书名。清·马培之撰。作者长于外科,书中记述疔毒、瘰疬、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对其中的主要病种,分析病因、病理、病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散、发、清等各种治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发展。本书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药物学著作。10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半数已不能复补,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