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病症。见《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有虚实之分。虚由精气内夺,实由邪气偏盛。虚症可见气耗、气消、气脱等;实症可见气结、气郁、气乱、气逆等。气病与情志过极关系密切,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参见女科辑要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芒硝。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阴。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编注条。
经穴名。代号SJ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巨髎、目髎。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眉毛外侧端凹陷处。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癫痫等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鹘眼凝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