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难经·四十二难》。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参见脾藏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油桐子,详该条。
证名。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见《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病后多汗,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治宜益气固表,可用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有因气血俱虚者,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散、十全大补汤;或补气为主,兼以补阴
见《福建中草药》。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亦名孕妇尿出。因孕后血虚,脬中有热;或脾肺气虚,下逼于脬;及肝肾阴虚,热扰膀胱所致。血虚脬中有热者,兼见心烦尿赤,宜养血清热,用丹栀逍遥散,或白薇散(白薇、白芍);若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风毒内袭小儿脾胃而致的痢疾。其特点是便下黄褐色,与疳泻颇相类似,但风痢粪便不臭为异。治宜去脾胃风毒,用泻黄散,送下香连丸。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婴孺方》十卷,已佚。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