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亦名经来浮肿、经来遍身浮肿。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面四肢或遍身浮肿的病证。多由脾虚、肾虚、或气滞血瘀所致。若因久居湿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湿气内侵或饮食劳倦伤脾,经行时阴血注于冲任,气随血
阴络,指下部的、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大便下血的证候,一般多由于大肠湿热下注,伤及血络,或脾虚不摄,血不循经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作快速来回直线摩擦,使体表局部发热。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扭伤的肿痛、肌肉痉挛等症。《韩氏医通》:“凡小疾有痛处,即令壮夫揩擦至热,或按之拿之,令气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山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保健药石——麦饭石》。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著作。夏少泉等编。本书系夏少泉等根据其师承淡安讲授针灸时的笔记整理汇编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
病证名。指痿病而致气血厥逆的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厥》:“痿厥者,痿病与躄杂合而足弱
见《广东新语》。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