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羸痢

猜你喜欢

  • 四棱杆蒿

    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 臀骱脱臼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 排脓托毒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 血参根

    见《山东中药》。为丹参之别名。详该条。

  • 紧唇疮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 魏廷豹

    【介绍】:见魏直条。

  • 乳香消毒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煨大黄、黄芪、炒牛蒡子、牡蛎(盐泥裹烧)、金银花各五两,炙甘草二两,没药、乳香、栝蒌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渣,疮在上者食后服,疮在下者食前服。治恶疮。

  • 小儿多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多为脾热上蒸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化无力所致。脾热上蒸的涎多粘稠而臭;脾胃虚寒的涎多清稀,并有纳少便溏等。前者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后者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

  • 鲤鱼橄榄

    见《福建中草药》。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