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秘

血秘

病证名。指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的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血秘,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以致津涸(津亦属血),均宜润剂,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麻仁、杏仁辛润之品。又肾司二便,肾水虚燥,宜以六味滋水,少佐辛味以润之。若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致气不行而大小便不通者,破瘀导滞为主。”参见瘀血闭结条。

猜你喜欢

  • 薅(hāo 蒿)田蔗

    见《本草纲目》。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 黄帝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 产后腹中块痛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 清燥救肺

    治疗燥热伤肺及其变生肺痿诸证的方法。其法以甘凉微辛以清肺胃之热,益胃气滋肾水以保肺金,既避苦寒,又免温热。《温病条辨·秋燥》:“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 吴思贤

    【介绍】:见吴观善条。

  • 杨梅痘子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 李子郁

    【介绍】:见李言闻条。

  • 瞀(mào 冒)

    ①目不明,眼花。《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头卒大痛目瞀凶。”②心中闷乱。《素问·至真要大论》:“食已而瞀。”③闷热、闷重。《素问·至真要大论》:“肩背瞀热。”《素问·气交变大论》:“肩背瞀重。”④

  • 骨槽痈

    病名。《医门补要》卷上:“风热上壅阳明,致耳下漫肿,牙关胀痛,为骨槽痈。以针刺牙根尽处,出血即松,内服清散方。若牙关紧闭,滴水不入,名骨槽风。若牙痛见牙根肿凸一点,即是牙疔。”参见骨槽风、牙疔等条。

  • 拱腰老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