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

表里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温热病初感在上焦,病属于表,一入中焦下焦即属于里。这些表证、里证,各有其证候类型,但必须结合寒热虚实,才能分析疾病的性质和邪正消长情况。由于体质强弱,邪正盛衰,病情的发展演变,可出现表证入里里证出表表里同病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复杂情况。详见各条。

猜你喜欢

  • 刺血拔罐法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

  • 诊法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并据此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诊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被广泛地结合应用,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

  • 手足厥冷

    证名。指手足冷至肘膝的症象。《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又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四逆等。《伤寒溯源集》卷九:“论中或云厥,或云厥逆,或云四逆,或云厥冷

  • 杨桃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 齿黄黑

    证名。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多因肾虚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

  • 战汗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发生战慄,继而全身出汗,称为战汗。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表现。正能胜邪,则邪随汗解,病转痊愈。《广温热论·战汗》:“温证不论初起未传,俱以战汗为

  • 暖痰法

    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及胸前,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治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倒者。

  • 周氏易简方集验方

    见医药丛书条。

  • 两卫

    脾所主之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为体表之外卫,合称两卫。《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 蛔心痛

    症名。亦称蛔咬心痛。《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蛔心痛,心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善涎出,是蛔咬也。”《医灯续焰》卷八:“蛔咬心痛……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