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编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介绍】:元代医僧。德兴(今江西德兴)人。精通医术,武宗(1308~1311)时为太医。
出《本草纲目》。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2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三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
见《福建中草药》。①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②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初期医生。精于小儿科。系精于儿科之苏姓家族总称,其具体名字均失传。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亦名孩儿攻心。病因孕后过食辛辣,热毒之物,热积胎中,以致胎儿不安,手足乱动,上冲于心。症见母多烦躁痛苦,两胁疼痛。宜清胃热,佐以安胎。用调中和气散(大黄、石膏、槟榔、枳壳、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