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蘖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又名小慈姑、毛地梨、光菇、山蛋。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Miq.)Bak.的鳞茎。分布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甘、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化瘀。①治咽喉肿痛
见《福建中草药》。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又称培土生金。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见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古病名。即湿脚气。见《医门补要》卷中。详湿脚气条。
证名。指表热、里寒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因本体虚寒,外感温邪所致。详见表热证、里寒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