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药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目连剳。见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系指喉癣之因于棉花疮毒未尽,结于咽喉而致咽喉腐烂者。《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棉花疮毒未尽,而结于咽喉,其状周围紫晕,渐至腐烂,烂上则鼻平陷,烂下则饮食难进……当以清热凉血,补脾为主。”参见杨梅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论述医典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