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难经》。详该条。
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垂,耳垂珠;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出《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详“大小蒸”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桑根之别名,详该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妇科专著。清·凌德(嘉天)纂辑于1892年。全书分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及产后六门。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扶脾胃,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现存《三三医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