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指崩漏。《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儿科五种险恶证候。即囟门陷、太阳陷、眼轮陷、胸下陷、肩胛陷,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方书,85卷。朝鲜俞孝通、卢正礼、朴允德奉旨合纂。成书于1433年。广泛采摭中朝医籍,分类汇辑医方。所引中国医籍占绝大多数,大约有一百数十种方书,所引朝鲜医籍仅仅数种。该书卷首为“针灸法”,引《针灸资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即仓公当归汤,见该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即西洋参,详该条。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唐宗海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