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禹东
【介绍】:
见郑宏绩条。
【介绍】:
见郑宏绩条。
古人以五行相克推演疾病的七种传变。根据十天干,隔七位相传,每一天干所属的五行,到第七个天干的五行必是相克的。如甲是天干第一位,庚是第七位,七传则是甲木为庚金所克。仿此推算则乙木为辛金所克,丙火为壬水所
即透穴法。见该条。
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曲发二穴,在耳上发际曲禺陷者中,鼓颌有穴。”后《针灸聚英》等作曲鬓,见该条。
表证类型之一。是卫外的阳气不足,腠理不密而出现的证候。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为特征。
【介绍】:见何世仁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二十:“痹虽异状,然皆本于三气,寒气多者,谓之冷痹。其证令人脚膝痠疼,行履艰难,四肢麻,身体俱痛,甚则有一身不随者。”治冷痹,脚膝疼痛,行履艰难,可用巴戟天汤,脚膝疼痛无力,可用牛
见汤头钱数抉微条。
病名。即百日咳。《温病条辨》:“凡小儿连咳数十声,不能回转,半日方回,如鸡声者。”初起风热偏重,宜疏风清解,用桑菊饮;咳久津伤,宜滋润清肺,用杏仁煎(《太平圣惠方》:杏仁、蜜、贝母、紫菀、甘草)。详百
指寸口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聚之处,出《难经·一难》。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肺朝百脉,十二经脉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故称其为脉之大会。
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