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郭玉

郭玉

【介绍】:

东汉时期针灸学家。广汉(今四川广汉)人。曾任汉和帝时太医丞,用针灸术治病,疗效较高。反对封建贵族迷信巫祝、追求长生不老的腐朽生活,对汉和帝说过,封建贵族的疾病不易治愈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听医嘱,自作主张;好逸恶劳,不知调养身体;筋骨柔弱,不能用药等。但又提出“医之为言意也”,治病的道理“不可得言”,是其思想局限性的一面。

猜你喜欢

  • 卖药所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始创于1076年(熙宁九年),后又在各地增设达七所之多。参见太平惠民局条。

  • ①真脏脉的简称。《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②真气的简称。《素问·上古天真论》:“以耗散其真。”《素问·离合真邪论》:“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 红柴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 冷热嗽

    病证名。指感寒受热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冷热嗽,因增减衣裳,寒热俱感。遇乍寒亦嗽,乍热亦嗽,饮热亦嗽,饮冷亦嗽。宜金沸草散、消风散各一帖和煎,或应梦人参散,或款冬花散、二母散,仍以辰砂化痰丸

  • 经前脐下痛

    病证名。指经前三、五日,脐下作痛势如刀刺,或寒热交作,经血下如黑豆汁样。多因寒湿凝滞所致。宜温经化湿。方用温脐化湿汤(白术、茯苓、山药、巴戟、扁豆、白果、建莲子)。参见寒湿凝滞痛经条。

  • 肺主肃降

    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廓上部以及其在体内所起的司呼吸、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作用,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运动。如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喘逆、咳嗽或小

  • 食不欲杂

    指在同一时间内,不要进食品种过多的食物,以防某些食物之间有排斥、制约等不良反应,或影响食物吸收效果。见《备急千金要方》引王熙之语:“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

  • 尺寸

    ①尺脉与寸脉。《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②寸口脉。《难经·二难》:“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 小儿泄泻

    病证名。本症多因脾胃被水湿所侵,或过伤乳食,或外感风寒暑湿邪气,导致脾运化失常而致;也有因体质虚弱,突受惊恐,影响气机升降失调;或因多食瓜果生冷,过服寒凉之药,以致耗损元气,脏腑虚寒;或因病久脾虚,脾

  • 肺燥咳嗽

    病名。指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伤燥咳嗽》:“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燥咳嗽,金性喜清润,润则生水,以滋脏腑。若本体一燥,则水源渐竭,火无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