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法之一。亦称泻肝火、清肝泻火。用苦寒药物清泄肝火的方法。用于肝火上升,症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等。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
见伤寒论直解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小儿百日内以及二、三岁皆有发者。发时满口白膜、黄膜,涎盛面黄,牙内有白点。”多由胎毒未清,痰热上冲所致。治宜清余毒、泻痰热。可选用导赤散、泻心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减。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脱疽之色赤、肿痛如汤泼火燎者。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