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丝黄连

金丝黄连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敷水处士

    【介绍】:见李宁条。

  • 粘子解毒汤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牛蒡子、天花粉、白术、炒栀子、葛根各一钱,甘草、升麻各五分,生地黄二钱,连翘、黄芩、青皮、防风各八分,黄连四分,桔梗一钱二分,玄参一钱五分。水煎,食后服。治酒食热毒郁于喉间,

  • 蒲扇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果叶之别名,详该条。

  • 八里脉

    脉象分类之一。《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八里即微、沉、缓、、迟、伏、濡、弱八种脉。

  • 适兴丸

    《辨证录》卷十方。白芍药一斤,当归、熟地黄、白术、巴戟天、陈皮各八两,远志二两,炒酸枣仁、神曲各四两,柴胡八钱,茯神六两,香附、天花粉各一两。各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服四钱,白开水送下。治男子素郁

  • 养阴

    即补阴。详该条。

  • 水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此法是用煮水时水气之力,排去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以吸着在拟吸拔的穴位或皮肤上的一种疗法。由于此罐多用竹筒制成,因此,亦称竹罐疗法。其操作方法如下:将竹罐放在清水中煮沸3~5分钟。然

  • 气烁(shuò 朔)

    烁,销蚀。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 咽路

    出《灵枢·五味论》:“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系指由咽至胃之通道,即食管。

  • 乳毒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