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直解

金匮要略直解

书名。3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程氏诠注《金匮要略》,主要引证《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切,义理详明,期于取用”(见凡例)。所谓直解,即以编注者融会前人学术经验的方式直接解释原书各篇条文。程氏学术思想趋于保守,其注文杂有主观或附会的论述。

猜你喜欢

  • 孙明来

    【介绍】:见孙一奎条。

  • 阴瘅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 痰燥

    痰症之一。指因痰火而致烦躁的病证。《万病回春·痰饮》:“痰燥者,痰火作热烦躁也。”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躁、痰证条。

  • 太阳阴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 中殇

    指男女未成年的死亡。《仪礼》谓12~15岁的死亡为中殇。

  • 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参见五不男条。

  • 阳明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

  • 虫疰痢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 气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 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运化失常而致血不循经的证候。《血证论》:“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主要表现为诸失血证,如皮下出血、便血、溺血,同时伴有面色淡白少华,神疲,气少,脉虚弱,指纹淡,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