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方。附子、川椒、乌头各三分,泽泻、细辛、术各五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饮,日三次。治感受风寒,骨节重着痹痛。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昆明鸡血藤,详该条。
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详祛瘀活血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0卷。魏·吴普撰。已佚。
病证名。与目内陷同,详该条。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内伤脏腑气血引起者。包括内火喘逆、痰饮喘逆、食积喘逆、气虚喘逆、阴虚喘逆、伤损喘逆等。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