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胸膈有阻塞不适感。出《灵枢·经脉》。《类经·十五别络病刺》:“手少阴之络名通里,在腕后一寸陷中,别走手太阳者也。此经入心下膈,故邪实则支膈,谓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
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受污秽之气及风热而起,喉间生赤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由此出臭气,气塞不通。”或由肺胃积热,痰浊薰蒸所致。治宜清热涤痰散结。用桃红四物汤,清咽双和饮,黄连温胆汤等加减。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即赤白带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之病,曰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针灸甲乙经》:“妇人下赤白沃后,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少腹膜坚,小便闭,曲骨主之。”治疗参见赤白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详该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简称《类聚方》,2600卷,已佚。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