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叔文
【介绍】:
见阮炳条。
【介绍】:
见阮炳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官吏。字民望,号鹿园,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进士,曾任淮安总兵等官职,抗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有功。有不少著述,医学方面,曾选刻有《济世良方》一书
古病名。一名鬼排。指突然胸腹绞痛或出血的疾患。《肘后备急方》卷一:“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解剖名。①指口之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②《说文解字》:“口边也。”泛指口唇。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多因寒邪侵袭肝肾二经而致。症为阴囊肿痛,连及少腹,甚或睾丸上缩,待痛止还纳原位的病证。宜内服乌梅散。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儿科医生。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因念小儿之疾苦,惟疮疹皆不可免,而治疗之间,毫发一差,死生随异,乃广求古人之议论,证以己所闻见,撰成《痘疹论》3卷。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旋覆花各二两,橘皮、茯苓、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一枚,豆豉一升,紫苏茎叶一握。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以气下小便利为度。治脚气初起,微觉疼痹,两胫肿满,或行起涩弱,或入腹不仁
【介绍】:清医家。字桂岩。江苏泰州人。承家学精喉科。尝谓医宜审证用药,不可执死方治活病。如白喉,时医多宗养阴清肺法,不论病有寒热虚实之异,执一例百,收效者鲜。因以用辨证法治以汗、下、温、清等,则往往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