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指脑。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详脑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百部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脊椎动物分类学》。为眼镜蛇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①六腑之一。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连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大肠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
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以测脉象的方法。清·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诊脉之指法,见于经论者,曰举、曰按、曰寻、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单持、曰总按。”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病证名。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