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即透穴法。见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
(yù郁)血液郁积。《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湿气郁积成毒而致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病灶渗出物多并较难愈合。如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于肌肤,则小腿溃烂流水,称湿毒流注。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存桔。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著有《伤寒补天石》一书。
病证名。指阳气不足,阴寒积滞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寒积腹痛之症,绵绵而痛,无增减,得热稍止,得寒更甚,身无热,小便清利,痛则下痢,此寒积腹痛之症也。”多因真阳不足,身受寒邪,饮食生冷,胃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