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亡津液。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其色类似雪口,又称雪口。因心脾二经胎热上冲所致。其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哺乳,多生啼叫。
又称积年腰痛。指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气血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治疗以补肾为主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脑后玉枕穴者。证治见有头疽条。
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病证名。指妊娠心痛。永思堂主人《胎产合璧》:“孕妇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或肝气不畅,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动下血,乃伤触子脏也,用安胎散(白术、当归、黄芩、甘草)或火龙散(川楝、茴香、艾叶
眼科著作。又名《明目至宝赋》。4卷。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明·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593年。卷1总论眼病,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2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
【介绍】:见唐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