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空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正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再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往往影响水液代谢,小便不利而中焦痞满。《素问·水热穴论》: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生大蒜捣烂成泥敷贴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1~3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虚劳,乳蛾等。
经穴名。代号ST3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一说“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备急千金要方》)。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即枕骨。又名后山骨。详后山骨条。
见《新疆药材》。为蒲黄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出《礼记·郑玄注》。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