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又《灵枢·脉度》:“(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本脉自然骨(舟骨粗隆)后方的照海穴起始,经过内踝,沿下肢内侧向上,进入阴部,向上沿着胸腔里面,入于缺盆(锁骨上窝),再上行,从结喉旁人迎穴的前边出来,经颧部内侧,到目内眦,与太阳、阳跷脉相会。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嗜睡等(图69)。

图68

图69

猜你喜欢

  • 罗德甫

    【介绍】:见罗周彦条。

  • 积滞吐

    病证名。食物久停,积滞于胃而致的呕吐。《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儿积滞吐,胸膛闷结,中脘痞闷,气不舒畅,闻秽呕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枳术丸加减。

  • 天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 庄周气诀解

    气功学专著。托名解述庄周气诀,可能为唐人所传。本书以论述咽气为主,兼及存想。认为通过握固、闭气、吞液,可使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胎结丹田,绵绵长存,行之不倦,神充体溢。

  • 赵云居

    【介绍】:见赵良条。

  • 瓢儿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 刘克用

    【介绍】:见刘全备条。

  • 吹药

    通过喷药器或消毒细竹管装药吹入人体孔窍的一种外治法。如将冰硼散吹入口腔咽喉,或将一些药物研末吹入鼻腔或耳内等部位,以治疗局部肿痛。

  • 周魁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杓元,别号澹然子。江苏江宁人。长于温病,撰有《温证指归》一书(1799年),主张详温证之原,辨温证之始,治疗注重保元,有一定见解。

  • 偏食

    指偏嗜某种食味或食味过浓的不良习惯。《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