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广肘后方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益智仁、茯苓、白术、白蔹、炒栀子、白芍药。治小儿睡中遗尿属实热者。若挟寒者,去栀子,加山茱萸、巴戟天、干姜。
【介绍】:见孙志宏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见隔姜灸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圣济经解义》10卷,已佚。
书名。2卷。清·柯逢时撰。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病名。又称脾肾泻。《医学从众录·泄泻》:“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一二次,名曰脾肾泄,……四神丸加味主之。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
见伤寒论条辨条。
指慢性病病情缓慢,迁延不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