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本藏》。①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即小儿伤积。《活幼心书》:“小儿所患积证,皆因乳哺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积中脘,外为风寒所伤,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肚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血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睛珠自然欹侧,而顋唇亦歪在一边……亦曰唇睑相邀。”详风牵斜条。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