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参见产后汗出条。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念祖条。
【介绍】:见耶律倍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外来邪气(六淫、疫疠、饮食积滞)客于人体,应当驱除。如疏风、散寒、清暑、祛湿、消导等法。
见六种新编条。
①五液之一。与涎合称涎唾或唾液。唾为肾液。《素问·宣明五气》:“肾为唾”。肾经有一络脉,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穴。肾虚水泛而多唾,唾液清冷;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唾少咽干,口中感腥咸异味。②同吐。《素问·
证名。指黑睛上翳膜,自下方向上伸展的证候(佚名《抄本眼科》)。参见赤膜上冲条。
见清·许廷哲《保产要旨》。即缺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