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①出《本草拾遗》。为酸模之别名。②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獐牙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韦昭注:“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相当于先天性耳聋。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即控涎丹,见该条。
病证名。疳疾兼有发黄的症候。由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所引起;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症见身黄浮肿,状似黄疸,但目不黄,并兼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治以健脾除疳为主,先服茵陈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
病证名。指因跌打引起的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详内伤条。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美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蝉舌风,舌下再生一舌也。”参见重舌条。
书名。《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女科准绳》。5卷。明·王肯堂撰。本书主要以《校注妇人良方》为基础,广泛收集各家学说,对明以前妇科学成就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为:治法总论、调经门、杂证门、胎前门及产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