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五色俱出。二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①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因其乘虚而入,具有贼害性质,使人致病,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王冰注:“窃害中和,谓之贼风。”②《灵枢经》篇名。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即邪气,对人体是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羊耳菊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详该条。
指面部热如火灼者。多因胃家郁热,或饮食不节,湿火上行,独燎其面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面热者足阳明病。”治宜清泄为主。方用调胃承气汤、升麻黄连汤等。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蛭食。详该条。
指两手伏脉,详伏脉条。
见丹溪心法条。
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厥阴肝经而成的脚气。证见腰胁偏疼,从足大趾连及足跗上廉、上腘至内廉,循股环阴器,抵小腹,夹脐诸处胀痛,两脚挛急,咽干,呕逆,洞泄。若自汗者为风胜
出李肇《国史补》。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